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柚香绕梁承古韵,茗心擘画启新程——酌简茶社“柚子皮铁观音”品鉴会暨学期启幕盛典‌

【来源:柚香绕梁承古韵,茗心擘画启新程——酌简茶社“柚子皮铁观音”品鉴会暨学期启幕盛典‌ | 发布日期:2025-03-03 】

2024年2月26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酌简茶社以“共品柚子皮包铁观音茶”为序章,在早春的茶香氤氲中开启了新学期的文化征程。这场融合千年茶道精髓与现代创新思维的品鉴会,既是一场感官的盛宴,更是一曲传统与创新交响的华章。

一、茶汤里的时空对话:柚香铁观音的味觉诗篇

‌1.风味轮下的美学解码

在青瓷茶盏升腾的热气中,副社长手持《茶叶感官品鉴图谱》,以“风味轮”为罗盘,引领社员开启专业品鉴之旅。茶汤初现琥珀色,透出柚子皮特有的金边光泽,社员们执笔记录:“初品如见晨露沾柚叶,微苦裹挟铁观音的岩骨花香;三啜后苦尽甘来,柚皮清冽与茶叶醇厚交织成林间松风;尾韵绵长似古琴余响,喉间回荡蜜饯与檀木的幽香”‌。

——刘欣晔轻抚茶席感叹:“这盏茶里藏着四季轮回,柚皮的春萌与铁观音的秋实竟在舌尖共舞。”

——陈俊光闭目回味:“呼吸间仿佛穿越安溪茶山,看见日光萎凋的柚皮与摇青的铁观音在竹筛上私语。”

‌2.古法新绎的匠心密码

这款创新茶品的灵魂,源自对安溪铁观音非遗技艺的深度解构。团队受安溪茶王赛“祥大师”杯制茶工艺启发‌,将传统炭焙工艺与柚子皮窖藏技术创造性结合:精选霜降后柚皮,经七日自然阴干保留活性酶,再以竹编容器与铁观音共同窨制,使柚皮精油缓慢渗透茶叶肌理。这种“以果养茶”的智慧,恰与《中轴千古韵,杯茗和天下》获奖作品中“以茶为媒联结古今”的理念一脉相承‌。

二、文化星火燎原计:从茶席到世界的行动蓝图

‌1.茶香漫染校园生态

社长铺开《校园茶文化振兴计划》,墨迹未干的蓝图跃然眼前:

‌非遗文创矩阵‌:拟开发“中轴线茶韵”系列产品,将宋锦茶席与3D打印技术结合,设计可拆卸式茶具套装,茶盒暗藏扫码听非遗故事的AR功能,目标亮相2025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创新大赛‌;‌茶事节气地图‌:参照《2024茶会活动策划指南》‌,规划“清明茶会·古法制青团”“谷雨诗茶·墨韵斗茶”等12场主题茶事,打造校园文化IP;

‌数字茶文化库‌:筹建“酌简云茶苑”小程序,收录社员采风时记录的15个中轴线遗产点茶馆影像,构建可交互的茶文化数字档案‌。

‌2.茶道薪火相传工程

教学团队汲取福建农林大学茶学院“沉浸式教学”精髓‌,设计出“五感启蒙茶课堂”:‌视觉‌:用茶汤色谱卡解析“中国色”,演绎《红楼梦》栊翠庵茶事;‌触觉‌:特制盲品茶包,让学生通过指尖感受不同茶叶的卷曲度与重量;‌听觉‌:录制“茶器交响乐”,比较建水陶与景德瓷的叩击清音。陈同学的试讲课再现安溪品鉴会盛况‌:当投影播放《芳香是怎么炼成的》纪录片时,学生手持温度感应杯,亲眼见证茶汤颜色随水温变化的魔法时刻。

三、一盏茶里的文明观照

这场品鉴会恰似浓缩的茶文化长卷:柚皮与铁观音的相遇,暗合“和而不同”的东方哲学;风味轮的理性分析与茶汤的诗意描述,彰显科技与人文的琴瑟和鸣。正如他们在非遗馆实践时所悟‌,茶道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打开文明对话的密钥。

酌简茶社已整装待发,将以“传统为经,创新为纬”,在2025年的春光里织就更绚丽的茶文化云锦。当校园大集的茶香飘向远方,那些浸润着中轴线文脉的茶产品,或将续写《中轴茶韵》的荣耀篇章‌,让世界看见中国茶文化的青春模样。

供稿人:陈俊光、张宇

指导老师:李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