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办学精神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勇立潮头的进取精神

开放包容的融合精神 默默耕耘的奉献精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办学精神是在学校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的稳定的、共同的群体意识、思维活动和价值追求,是一所学校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和动因。建校近七十年来,学校积淀形成了“六种办学精神,即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勇立潮头的进取精神、开放包容的融合精神、默默耕耘的奉献精神。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学校合并前的几所学校都是经过艰苦创业,从无到有而逐步发展壮大。以北京邮电工业学校为例,1958年在北京东北部电子工业区创办时,办学条件十分简陋,学校采取“边建校、边招生、边开课”的办学方针,很快盖起了油毡顶、木条芦苇泥墙的房子作为教室和宿舍。当时,作家老舍先生来校作报告,在校园转了又转,为学校艰苦办学的精神所感动,将教室称之谓“蝈蝈笼”,高度赞扬师生们的创造力和干劲。可以说,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我校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是植根于全体北职大人骨髓里的红色基因。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守正不移,方能行稳致远;创新求变,方为时代先锋。80年代中期开始,北京一轻工业学校和北京二轻工业学校,在校长负责制、教育目标责任制、教师干部聘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以及教代会制度等改革创新方面,作为首创改革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北京仪器仪表工业学校在推进中专院校体制改革上成绩突出,引起国内教育界的瞩目。进入新时代后,学校创新探索“依托开发区办高职、依托产业办专业”的产城教融合发展新模式,形成了“建在开发区、服务开发区”的办学特色,成为了全国在开发区里办职业教育的样板和典范。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匠心铸魂,技能报国。作为职业院校,学校始终坚持把培养具有执着专著、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首要任务,累计为国家输送了10万余名毕业生。这些同学大部分从技术一线工作做起,坚持技术创新,刻苦钻研,有些成为本领域的技术骨干、行业专家,有的更是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真谛。近年来,我校师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教学能力比赛等彰显职业院校办学硬核实力的比拼中屡获佳绩,位居全国前列。

——勇立潮头的进取精神。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学校在不同发展时期,总是秉承勇争第一、勇立潮头的精神,总是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国家大力发展中专教育时期,六所中专校创先争优,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校、市重点中专校、中专示范校。2007年合并后,学校紧紧抓住国家示范校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双高”“特高”建设等重大机遇,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就。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为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学校再次紧紧抓住机遇,2021年确立了“建高升本”的中心任务,积极申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025年2月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标志着北京市属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实现了零的突破,开启了首都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崭新篇章。

——开放包容的融合精神。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2007年五校合并后,各校的办学历史、文化传统、管理体制存在着较大差异,干部群众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全校干部师生以大局为重,凝聚共识、汇聚智慧,最终顺利统一整合,为之后的事业再度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我校在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中始终坚持开放融合的理念,充分激发办学活力,与经开区管委会、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国内外高校加强深度合作,深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努力构建多元融合开放的职业教育办学新格局。

——默默耕耘的奉献精神。倾尽丹心育桃李,不负韶华绽芬芳。自建校以来,一批批来自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技术技能人员,高校教师、普通教育教师、大学应届毕业生等纷纷投身职业教育这片沃土;一代代北职大人在教学、科研、管理一线兢兢业业、默默耕耘,用热爱和坚守诠释着教师这份职业的内涵,用匠心和执着诠释着职教人的担当,用青春、汗水和热血为学校建设发展和职业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与热。他们共同书写了北职大的传奇故事,点亮了学校历史长河的璀璨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