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程学院是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下属的专业二级学院之一,其前身为1979年成立的北京市汽车工业学校,是北京市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和北京市教委领导下的北京市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主要为北京市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培养培训技能人才和技术人员。2007年3月北京市汽车工业学校与其他3所中职学校并入原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并组建成立汽车工程学院。
一、学院整体布局
汽车工程学院共有A、B、C、D四个区域,分布在学校的两个地点,其中A区为理论教学区,B、C、D为实验、实训教学区,全院建筑面积约2万平米。
二、学院内设机构
汽车工程学院共设一个党政综合办公室、四个专业教学系和一个实训中心。四个系部具体包括汽车制造技术系、汽车技术服务系、新能源汽车技术系、轨道交通机电技术系。
三、学院专业设置
学院开设有汽车工程技术(本)、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新能源汽车技术(专)、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专),主要培养汽车智能制造和高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研发测试与检测服务等方面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学院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5人,包括教授6人,副教授19人,博士14人,硕士31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支,北京市级教学创新团队3支,北京市教学名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6人。高级技师和高级工程师5人,技师和工程师20人。43名教师取得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双师素质教师达到95%以上。
五、学院建设优势
1.产教融合理念先进,形成专业群校企合作典范
与国内多家头部车企深度合作,积极探索产业学院、现代学徒中心、现场工程师学院、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建设与发展,联合开展复合型、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多个业内第一:与北京奔驰成立了首家汽车制造工程师学院;与北汽新能源设立了首家ARCFOX学院;与百度智行成立了全国首家智能网汽车产业学院。近五年,北京奔驰、北汽新能源、理想汽车、百度智行等企业捐赠专业群教学车辆、设备、教学资源等累计近千万元,企业先后投入职业导师100余人,接纳教师到企业实践73人次,校企共同开发课程26门,联合编写教材20部,共研各类厅局级以上课题15项。学校为企业开展各类技术技能培训5000余人次,承担企业委托技术服务课题45项,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约1.2亿元。专业群校企合作的机制与模式已经成为北京市职业教育典范,相关教学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近5年,接待政府、企业、国内外院校团组来访交流1000余次。
2.人才质量企业认可,打造专业群人才培养品牌
近五年,为首都高端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订单或定向培养了1400余名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北京奔驰的三分之一的首席技师和近40%的班组长均来自汽车专业群订单培养。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近五年在校生获得国际技术技能比赛一等奖3项;国家级各类比赛一等奖6项,省部级各类技术技能奖项100余项。在北京奔驰、理想汽车和小米汽车等车企对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排名调研中,我校学生综合质量均位于前25%。根据学校质量年报,2019-2023年企业对专业群的学生质量满意率平均为98%以上。专业群双元育人模式成为学校合作企业—德国戴姆勒集团在中国职业教育合作成功的样板,并在国内19所高职院校进行了推广应用,也得到百度等10余家知名企业认同和借鉴。与北京奔驰校企双元育人机制成为全国“奔驰班”范本,成效显著。如北京奔驰最年轻的首席技师巩森、清华大学实训指导教师王佐、中国最美汽车人梁康等,毕业生适应企业发展、满足岗位需求能力显著提升。学校被北京奔驰誉为“职教先锋、工匠摇篮”。
3.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树立专业群综合实力标杆
专业群两个建设案例获评全国产教融合典型案例;专业群建设模式获评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获得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两个教学团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与维护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021年获批教育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计划项目;未来汽车创新工坊获批中国科协2021年度学风传承示范基地项目;专业群在“金平果”科教评价网对全国135所开设汽车制造类专业的职业院校2023年排名中名列全国第四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被突尼斯自由大学联盟采纳并实现校际学分互认。为埃塞俄比亚开发《汽车机械技术员》V级国家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将中国的汽车职业教育标准与技术标准推向世界,极大提升了专业群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