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图书馆成功举办与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的合作交流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人事部亦企服务港荣华港总干事靳雪晶、北京奕摩集成电路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韩志超、清华大学亦庄产教融合基地运营主管杜森垚、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教育处就业主管以及图书馆馆长刘正宏教授出席了此次活动。本次交流会聚焦图书馆与产教融合基地未来合作方向,深入探讨图书馆如何助力基地建设以及激发双方在资源共享、服务对接等领域的合作潜力。

交流会上,刘正宏首先对各方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校及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他介绍,2024 年办卡读者超 6000 人,近 10 年开发区读者累计办卡超 45000 张。目前,图书馆已建成 10 家分馆,其中 5 家实现通借通还,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借阅。同时,图书馆积极举办文化活动和专业讲座,去年共举办 28 场文化活动和 12 场专业讲座,丰富了师生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与文化的交流,为开发区的文化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刘正宏表示,未来图书馆将以服务学校师生、服务学校专业发展和服务经开区发展为主线,以“建本创高”目标为抓手,从数据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服务智能化和空间美学化四个维度发力,打造集阅读、学习、交流、美育、科技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具有我校特色的智慧阅读空间和智能服务平台,推进图书馆各项工作迈向新台阶。

韩志超介绍了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的建设历程。该基地于2021年由经开区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签署10年战略协议共建,并于2022年获教育部授牌“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当前产教融合基地和配套园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之中,计划2025年基地实现首批人才入驻,2027年形成容纳1500名学生、500名教师的规模,并为清华等三所高校院所各配套建设300多平方米阅览空间。
靳雪晶表示,亦企服务港是北京经开区打造的服务企业和人才的平台,涵盖一系列综合服务职能,围绕产教融合基地这个开发区重点建设项目,正在组织开展前期规划和服务保障工作,同时策划将图书馆功能融入其中,并希望在特色活动方面加强交流合作。
杜森垚表示,清华大学亦庄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主要依托学校学科优势与产业资源,搭建教育、科研、产业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平台,服务国家战略,促进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未来,基地将设图书阅览区,重点配备集成电路设计等专业文献,关注前沿技术资料,引进高实操性的书刊资料。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教育处就业主管表示,微电子研究所专注集成电路关键技术研发,在科研、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成果丰硕。所里重视产教融合,关注教育资源共享,期望借开发区图书馆平台,实现文献共享,助力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为学生提供实践与就业指导。
本次交流主要聚焦阅读空间建设的四大关键问题:一是获取图书馆管理制度文件;二是分馆建设的具体要求、模式和规范;三是探索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四是研究国际专业期刊纸质版采购的可行性,以满足基地师生及科研人员的学术需求。对此,刘正宏表示,作为开发区公共馆,有义务和责任助力产教融合基地建设,提供高质量服务。后续可围绕图书种类、更新频次、数字图书馆搭建等方面展开深入对接,全力推进产教融合基地图书馆建设。
在文化活动方面,大家一致认为合作空间广阔。未来产教融合基地建成后,其报告厅将用于开展讲座,并常态化联合区内集成电路企业开展论坛、职业培训等活动。开发区公共馆在开展专业技术讲座和文化活动方面经验丰富,有望共同开展高质量的专业活动。

会后,参会人员一同参观了由图书馆主办的“京城之脊”——北京中轴线人文主题美育浸润大型展览。

此次合作交流会成效显著,为图书馆资源共享、数字化建设等合作筑牢根基。未来,图书馆将与各单位协同发力,整合资源、创新服务,助推经开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