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军训,你需要这些 “心攻略”,拿走不谢

发表日期:2017-09-20

  严格的训练、激昂的口号、铁一般的纪律、整齐划一的管理……这就是军训,每个大学新生都必然要接受的一次特别“洗礼”。军训已经进入第四天,同学们都有哪些感受呢?对于军训期间同学们可能会碰到的疑问和困惑,心理老师将为同学们“支招”,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调适心理,以轻松、愉快而充实的状态在嘹亮的军歌中享受这段特殊的经历。

  

 

  从大学生军训心理状态的发展过程而言,军训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兴奋期、疲劳期、适应期、依恋期。

  一、兴奋期

  对于刚刚走进军营的我们来说,正处于兴奋期。兴奋期的主要表现为对军训生活的向往、好奇,体验军营生活的强烈愿望使同学们漠视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兴奋度越高,在军训期间形成的失望和落差就会越大。以平静、客观的心态迎接军训,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调节认知:多与有过军训经历的同学交流,也可以多向教官和老师请教,全面了解军训的内容及活动安排,提前做好军训艰苦和枯燥的心理准备,就不会因为神秘和新奇而过度兴奋。

  2.充分休息:在任何时候,强健的体魄和饱满的精力都是应对心理危机的有力武器。因此,在军训期间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为军训打好身体基础。

  3.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有些同学因为军训而打乱生活节奏,提前进入“放假”状态,乱吃乱喝,活动过多,这种行为层面的改变可能会引发心理状态的失衡,因此要保持平静的心态首先要保持正常的生活。

  二、疲劳期

  经过初期的兴奋之后,逐渐进入军训的疲劳期,也是军训过程中最难跨越的时期。军训生活是紧张、严格又有些单调的,不仅是对体能的锻炼,也是对意志的磨练。由于封闭的环境、训练的疲倦、教官的严格管理,一部分同学开始厌倦军训生活,出现各种压抑和烦躁情绪,对军训开始有抵触、畏惧和逃避心理,表现出明显的生理和心理不适。

  为了顺利渡过这个时期,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尝试:

  1.正向思维:多想想军训生活的好处,——可以规范作息、强身健体、锻炼意志、收获友谊,而教官的严厉训练正是为了帮助我们从军训中受益,这种积极、正向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接纳和认同军训。

  2.多与同学交流:封闭式训练也加深了我们同学之间的关系,你在军训中出现的各种不适在其他同学身上也会出现,在训练间隙多与同学交流、倾诉,互相学习处理不良情绪的经验,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舒缓紧张和压力。

  3.记录你的感受:当你实在心情难受无法缓解时,可以通过写信、记心情日记、涂鸦等方式将你当下想说的话和心情记录下来,想象你的家人、朋友、恋人以及军训结束后的自己看到这些心情记录会是怎样的情形,这种延迟的沟通方式可以缓解军训隔离期无法和外界沟通的焦虑。

  

 

  三、适应期

  从疲劳、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军训生活,就进入了适应期。这时候我们与教官、同学、老师之间彼此熟悉了解,身体和心理不适也逐步改善,对组织开展的军事训练和自身价值进行了认识和再定位,开始认同和喜欢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教官,开始主动结交朋友,更加信任和依赖自己的指导员老师,并主动投入训练。

  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自信,大胆热情的与人交往,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多在休息时间和其他同学分享感受,热情帮助他人,收获友谊;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用求同存异的原则在差异中学习;如遇到困难或纠纷,及时向教官及老师反映,通过沟通解决问题。

  2.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军训期间除了必要的军事训练还有很多军事理论课程学习及文体活动安排。积极投入各项集体活动,大胆展现自我,在竞争中体会集体荣誉,在拼搏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归属感。

  3.善于发现和反思:带着欣赏的眼睛,去发现军训生活中点滴的美和感动,去寻找和体会军训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尽可能的让自己的生活有所变化,每天改变一点点,比如多认识一些朋友,多说一句温暖的话,多挑战一次自己,每天睡觉之前,用几分钟时间默想一下当天的收获。

  四、依恋期

  在军训的后期,我们对军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军队和军人有了比较全面、正确的认识,对大学生应承担的国防义务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训练效果明显提高。随着军训逐渐步入尾声,军训中的美好记忆使同学们对军训生活产生留恋,对教官产生依恋,跟同学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出现分离焦虑。

  1.释放情感,处理分离焦虑:在军训结束前,很多同学都会难过不舍,面对朝夕相处的教官,有的黯然神伤,有的痛哭流涕。面对分离的伤感,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憧憬今后精彩的大学生活来减轻焦虑,另一方面也可以用合理的方式抒发对教官和军训生活的留恋,如写临别赠言、赠送小礼物、倾诉、唱歌、集体告别等,表达你的不舍和依恋。

  2.积极总结,制订新学期计划:总结军训过程中自己的变化,获得的成长,将这份特别的经历印刻在记忆中,将在军训中养成的良好作息生活习惯以及坚强、自律、不怕苦的精神带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同时,花一点时间制订新学期的学习生活计划,并围绕总目标安排详细的月计划,周计划,相信在清晰目标和明确计划在指引下,你一定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