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教辅单位、职能处室:
现将校级课题2019年度结题工作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结题课题范围
凡在2019年9月25日前达到校级课题结题最低要求的,但尚未提交结题资料的校级课题。校级课题结题最低要求见附件4《校级课题结题评价等级及申报条件说明》中的合格条件。
二、结题材料
1.结题报告书
按“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科研课题结题报告书”(见附件3)要求,填写结题报告书。
2.课题研究成果
(1)论文、研究报告
发表论文的杂志原件,同时A4纸复印的版权页、目录及全文的复印件一份;相关信息录入到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经所在单位核对无误(各职能处室、教辅单位由科技处审核)后,在复印件上签字、网上审核通过,原件退回。如果已经审核通过,则无需重复,需确认是否和依托项目关联。
重点课题(含博士资助课题)需提交研究报告一份,研究报告格式见附件6。
(2)著作、教材
公开出版的著作、教材原件,同时提交A4纸复印的封面、封底、版权页、目录的复印件一份(能显示出版时间、出版单位、作者、著作章节内容);相关信息录入到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经所在单位核对无误(各职能处室、教辅单位由科技处审核)后,在复印件上签字、网上审核通过,原件退回。如果已经审核通过,则无需重复。需确认是否和依托项目关联。
(3)专利
专利证书原件,同时提交授权页A4纸复印件。相关信息录入到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经所在单位核对无误(各职能处室、教辅单位由科技处审核)后,在复印件上签字、网上审核通过,原件退回。如果已经审核通过,则无需重复。需确认是否和依托项目关联。
(4)计算机软件、课件
需要提交电子版及研究报告(内容包括成果转化预测)一份。
(5)样机、仪器
实物类成果需提交照片一套并附研究报告一份,成果保存在所在单位。
(6)其它成果
3.“校级课题结题情况一览表”(见附件2)。
4.结题材料清单(附件1)
三.结题材料提交
职能处室、教辅单位课题负责人将结题材料直接提交至科技处;各二级学院(部)课题负责人将结题材料交至本单位。
申请优秀的一般课题及所有重点课题负责人提交材料如下:
电子版材料
本通知第二部分1-4所列各项,课题研究成果根据实际情况提交。各项电子版材料打包上传至科研管理系统,上传方式见附件5。
校级课题结题情况一览表(附件2)电子版同时传给所在二级学院(部)管理人员汇总用。
纸质版材料
上述电子版材料打印版(结题材料清单一式两份,一份贴在材料袋外,一份放在材料袋里存档用;其他材料一式一份;A4纸,双面打印)。
截止时间: 2019年9月24日
申请合格的课题负责人只需提交电子版材料,具体如下:
传至科研管理系统材料
本通知第二部分1-4所列各项,课题研究成果根据实际情况提交。各项电子版材料打包上传至科研管理系统,上传方式见附件5。
提交给所在二级学院(部)材料
校级课题结题情况一览表(附件2)
截止时间为2019年9月24日。
各二级学院(部)提交
电子版材料
汇总后的校级课题结题情况一览表(附件2)
纸质版材料
校级课题结题情况一览表(附件2),A4纸。
申请优秀一般课题及所有重点课题的材料袋。
截止时间:2019年9月26日
四、单位核查重点
1.结题报告书的“七、申请专家组或学科小组鉴定”部分有无负责人签字。
2.材料袋外粘贴的材料清单所列课题编号、名称是否准确。
3.结题情况一览表中所列成果是否和实际提交一致,是否在科研管理系统中和依托项目关联,课题组成员是否和结题报告书中所列一致。
4.是否达到结题最低要求,若达不到,则不予接收结题材料。
5.课题的结题科研成果(论文、著作、专利等)是否完成在线填写并信息准确。
五、特别提示
1.考核及结题证书打印需要,请每位课题负责人务必在提交结题材料前在科研管理系统进行贡献率和课题组成员的确认,如需修改,请务必在系统进行人员和贡献率的变更。结题审核完成则无法更改。
2.课题负责人申请的课题结题等级请填写在“校级课题结题情况一览表”(附件2)中,校级课题结题评价等级及申报条件见附件4。
申请“优秀”等级的课题需要进行专家答辩评审,申请“合格”的课题将进行专家书面评审。答辩评审时间另行通知。
3.科技处不接收教辅单位、职能处室以外任何课题负责人以个人名义提交的结题材料。
4.课题科研成果(包括论文、著作、专利等)没有在线填写或审核不通过的,不予结题。
5. 确应客观原因无法结题,需在科研管理系统办理延期手续。
延期程序如下: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科研项目——项目列表——相应项目——办理业务——变更——延期变更。获准后方可延期,否则视为项目未完成,直接影响科研奖励及以后各种项目的申请。
科技处
2019-9-17
附件1: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结题材料清单
附件2:校内课题结题情况一览表
附件3: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科研课题结题报告书(2019版)
附件4:校级课题结题评价等级及申报条件说明
附件5:科研课题结题信息录入说明
附件6:研究报告格式及要求
附件7 科研成果认定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