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获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完成单位来看,多数获奖成果都由多家单位共同完成。从牵头单位的分布来看,多集中在高职院校、科研机构和国家改革示范中职学校。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院校和机构重视教学成果奖培育的组织管理,经费投入较大,教学改革资源宽裕,而且能够抓住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要义和关键环节。
随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入,政行校企多元参与正在成为普遍趋势,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协同合作,发挥各自在政策、资源、实践等方面的专长,确保教育教学改革的资金、人力、场地、设备等因素的落实,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大幅提升,获得教学成果奖的机会也随之增大。但是,也有许多职业院校还存在对教学成果培育缺乏规划和组织,重自发轻规划、重申报轻培育的现象,没有很好结合学校的特色和优势系统规划教育教学改革着力点,以及应形成的特点、亮点,导致教学成果总结处于自然、无序、低水平的状态,改革成效不大,所形成的成果不够显著,更缺少作为教学成果应有的影响力。
因此,职业院校应合理组织教学改革项目团队,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要以教学改革项目为切入点,科学、合理地组建项目团队,把教学成果培育重心转向一线教学工作人员,组建包括学校管理人员、教学人员、企业人员等多元结构的教学改革团队。要以重大工作项目和研究项目为载体,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扎实推进,在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改革与探索。要整合校内外资源为教学改革项目服务,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在学校教改立项、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领域围绕教学成果培育项目优先进行。同时,在教学成果项目培育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总结、宣传项目已经取得的教学成效,扩大成果的社会影响,才能有助于教学成果培育项目最终转化为教学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