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王纪东:激发学习兴趣 适应企业需求

发布时间: 2016年03月23日 文章来源:

  走在职业教育的路上—人物专访 

  激发学习兴趣 适应企业需求 

  

--专访我校汽车工程学院王纪东院长 

 

    

 

  

   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正所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我校,就有这样一位不断寻求改变、创新的教师,他就是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王纪东。 

 

  激发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 

  王院长1987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汽车工业学校,当时办学条件不甚理想,但是他对学校的发展一直满怀信心和希望。自1987年起,王院长开始担任助教,他说,同学们素质不错,勤奋好学、积极向上,学习氛围也非常好。2007年,汽车工业学校合并到现在的电科院。孙中山先生曾说过“改革之任,人人有责。”时任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的王纪东老师提出,中专学生不能再用以前的旧方式来教,不能死拿课本来教学生,而应以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为基准,因材施教。 

  在教学方法改进方面,王老师提到教学是一个系统,包括教和学,教就是老师如何教,怎么备课,怎么调动学生兴趣;学就是告诉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什么既要符合国家的规定,又要紧随专业本身的实际需要;如何教这块自由度较大,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发掘学生的特点。对于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需要做出针对性布置。老师怎么把学生的兴趣提升起来、激发出来,这些都是教学中很重要的部分。” 

  德国作家莱辛说过:好奇的目光,可以让一个人看到更多自己所希望看到的东西。老师教学是否成功,首先要看学生的兴趣是否被激发出来,再者就是学生学懂、学会多少。职业教育将过程评价和教学联系在一起,教学内容与技术技能紧密相连,这就要求老师改变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实行演示一体教学,以动手为主,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从而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王院长一直坚信,教学方法如果对路,就能调动学生兴趣,教出好学生。今年6月份汽车工程学院和英国IMI(英国汽车工业协会)合作办学,成立了一个能获得IMI汽车机电维修师证书的班级,这在全国仅有五个学校与IMI联合办班。在今年的一项比赛中,参赛的其他学校学生都是三年制的,我校五年制的学生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究其原因,王老师了解到学生们进入这个班后兴趣被激发出来,努力学习的意愿更浓,取得好成绩也就顺理成章。 

  现如今,学校的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在发生变化,这让王院长感觉到需要改进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要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 

 

  适应企业需求  多管齐下 

  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不言而喻,如今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几年,学校也一直在进行职业教育的改革、探索和尝试。总结这几年职业教育的改革,王院长认为就是“减理论,减内容,发面馒头,压缩饼干”。所谓“压缩饼干”就是把本科的东西压缩,“发面馒头”就是把中专的内容放大。王院长说,职业教育是技术和技能的教育,教给学生的是技术技能,是适应以后工作岗位的本领,这同样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技术技能,以及对这个岗位相关方面的了解。 

  “职业学校的教师,既要善于跟学生沟通,让学生愿意和自己交流;也要会把自己所教的内容转化成学生能接受的语言;不仅自身的技术技能理论知识要扎实过硬;还要了解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在给学生讲课的过程中告诉他们今后工作的岗位可能是什么样子的,以便在课堂上和学生更好地互动。做到这几点,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基本就差不多了。”王院长如是说。 

  学校就是教和学相结合的场所,两者是一个良性循环,老师越来越好和学生越来越好是相互联系的。对老师要鼓励,鼓励他们无论在何种岗位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和贡献,要超越自己的层面;培养学生喜欢动手,肯吃苦,爱学习的良好习惯,着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实操能力。这样教学相长的学校才是好的学校。 

  “爱生如已,教生如子,待生如友”——他不只重学习还重视爱的教育;“千教万教教书求真”——他不照本宣科而是因材施教;“身教重于言传”——他不死教课本而是注重动手操作;“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枯燥教学而是培养兴趣。他,王纪东院长不断摸索、改进教学,让学生善于动手,乐于学习,适于企业。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老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课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版权所有: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一街9号

邮编:100176

京ICP备140539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30102010493

不良信息举报:wzjd@bpi.edu.cn

官方微信

企业微信

信息平台 邮件系统 图书馆 人才招聘 教务系统 书记/院长信箱 办事服务

【人物专访】王纪东:激发学习兴趣 适应企业需求

发布时间: 2016年03月23日文章来源:

  走在职业教育的路上—人物专访 

  激发学习兴趣 适应企业需求 

  

--专访我校汽车工程学院王纪东院长 

 

    

 

  

   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正所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我校,就有这样一位不断寻求改变、创新的教师,他就是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王纪东。 

 

  激发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 

  王院长1987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汽车工业学校,当时办学条件不甚理想,但是他对学校的发展一直满怀信心和希望。自1987年起,王院长开始担任助教,他说,同学们素质不错,勤奋好学、积极向上,学习氛围也非常好。2007年,汽车工业学校合并到现在的电科院。孙中山先生曾说过“改革之任,人人有责。”时任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的王纪东老师提出,中专学生不能再用以前的旧方式来教,不能死拿课本来教学生,而应以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为基准,因材施教。 

  在教学方法改进方面,王老师提到教学是一个系统,包括教和学,教就是老师如何教,怎么备课,怎么调动学生兴趣;学就是告诉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什么既要符合国家的规定,又要紧随专业本身的实际需要;如何教这块自由度较大,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发掘学生的特点。对于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需要做出针对性布置。老师怎么把学生的兴趣提升起来、激发出来,这些都是教学中很重要的部分。” 

  德国作家莱辛说过:好奇的目光,可以让一个人看到更多自己所希望看到的东西。老师教学是否成功,首先要看学生的兴趣是否被激发出来,再者就是学生学懂、学会多少。职业教育将过程评价和教学联系在一起,教学内容与技术技能紧密相连,这就要求老师改变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实行演示一体教学,以动手为主,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从而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王院长一直坚信,教学方法如果对路,就能调动学生兴趣,教出好学生。今年6月份汽车工程学院和英国IMI(英国汽车工业协会)合作办学,成立了一个能获得IMI汽车机电维修师证书的班级,这在全国仅有五个学校与IMI联合办班。在今年的一项比赛中,参赛的其他学校学生都是三年制的,我校五年制的学生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究其原因,王老师了解到学生们进入这个班后兴趣被激发出来,努力学习的意愿更浓,取得好成绩也就顺理成章。 

  现如今,学校的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在发生变化,这让王院长感觉到需要改进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要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 

 

  适应企业需求  多管齐下 

  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不言而喻,如今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几年,学校也一直在进行职业教育的改革、探索和尝试。总结这几年职业教育的改革,王院长认为就是“减理论,减内容,发面馒头,压缩饼干”。所谓“压缩饼干”就是把本科的东西压缩,“发面馒头”就是把中专的内容放大。王院长说,职业教育是技术和技能的教育,教给学生的是技术技能,是适应以后工作岗位的本领,这同样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技术技能,以及对这个岗位相关方面的了解。 

  “职业学校的教师,既要善于跟学生沟通,让学生愿意和自己交流;也要会把自己所教的内容转化成学生能接受的语言;不仅自身的技术技能理论知识要扎实过硬;还要了解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在给学生讲课的过程中告诉他们今后工作的岗位可能是什么样子的,以便在课堂上和学生更好地互动。做到这几点,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基本就差不多了。”王院长如是说。 

  学校就是教和学相结合的场所,两者是一个良性循环,老师越来越好和学生越来越好是相互联系的。对老师要鼓励,鼓励他们无论在何种岗位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和贡献,要超越自己的层面;培养学生喜欢动手,肯吃苦,爱学习的良好习惯,着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实操能力。这样教学相长的学校才是好的学校。 

  “爱生如已,教生如子,待生如友”——他不只重学习还重视爱的教育;“千教万教教书求真”——他不照本宣科而是因材施教;“身教重于言传”——他不死教课本而是注重动手操作;“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枯燥教学而是培养兴趣。他,王纪东院长不断摸索、改进教学,让学生善于动手,乐于学习,适于企业。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老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课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链接



官方微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一街9号

邮编:100176

京ICP备050394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1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