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动态

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全体学工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发布日期:2024-07-24

文章来源:团委

分享:

7月21日,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组织学工干部集体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精神,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学工部及团委全体干部参加学习。


417093ec1715a49bb0a0cef3f056346.jpg

会议重点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和《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视频,并结合推进新时期职业院校高质量学生工作发展进行小组讨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路径和方向。本次会议在党的二十大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


20240721-学工干部分组座谈交流.jpg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广大学生工作干部中激起了热烈反响与共鸣,集体学习结束后,学生工作干部们积极探讨,分享了各自的学习心得与体会。

【学工干部热议】

机电工程学院王心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辅导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生,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注重倾听学生的声音,不仅在管理教育上因材施教,还要关心学生生活、心理健康和职业规划等,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航空工程学院许馨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生为本,匠心育人,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汽车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洪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此,需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我倍感振奋,今后我会在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高质量的育人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集成电路学院刘丰宁: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我从事学生工作以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工作方向。首先,坚持思想引领。辅导员应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突出问题导向。辅导员在工作中应该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最后,坚持守正创新。辅导员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学生工作方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生物工程学院胡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为一名辅导员,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思专创融合”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做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带领、引导、组织新时代职教学子参加创新创业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增长创业才干,培养更多富有家国情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

经济管理学院朱佳伟: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让我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辅导员的工作使命和责任。今后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和社会实践锻炼。我将以会议精神为指引,不断努力奋斗,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艺术设计学院孙忆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和现代化建设能力。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将贯彻落实本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发扬斗争精神,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同,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品德,锤炼过硬本领,让青春之花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绚丽绽放。

基础教育学院詹莹莹:在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后,我深感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关键。今后我将继续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平台,同时推动教育与科技的协同发展,让基础教育学院能够成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