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国家高层访问成果,拓展学校职业本科国际合作与交流,搭建师生境外学习交流与升学渠道,5月11日至17日,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启鸿率团赴马来西亚、新加坡两国,开展职业教育合作交流访问。
在马来西亚,代表团访问了拉曼大学(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拉曼理工大学(Tunku Abdul Rahman University of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槟城半岛大学(Peninsula College Georgetown)、美兰大学(Mila University)、马来亚大学(Universiti Malaya)。五所学校热情接待了代表团。
在拉曼大学,副校长Prof. Dr Zuraidah Binti Abd Manaf接待了代表团,双方就落实去年签署的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围绕学生短期交流、本本合作、本硕合作、师资交流、联合开展中资企业当地员工培训等内容展开交流和讨论。


在拉曼理工大学,校长Prof. Dato’ Indera Ir. Dr Lee Sze Wei接待了代表团,双方就短期学生交流、3+1或2+2本本合作、3+1+X本硕合作、教师交流、联合开展科研、申报课题、服务当地中资企业等进行了讨论交流,并签署了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同意加强在学生交流、员工交流、联合研究与出版、联合组织学术活动、联合开展社会服务或技术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会后代表团参观了学校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等实习实训场所。


在半岛大学,董事经理Dato Seri Michael Tio 接待了代表团一行。双方围绕产业园中校的办学理念,产教融合、就业导向的教育理念、工读结合的学习模式、短期师生交流等方面进行交流讨论,并签署了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会后代表团参观了学校的实习实训环境。

在美兰大学,校长Prof. Dr. Jason Fitzsimmons接待了代表团。双方围绕共建中心、联合科研、师生交流、学历提升、共同宣传等方面进行了热烈交流与讨论,并签署了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互设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海外工程技术中心和美兰大学中马培训中心,联合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共同申报科研课题,联合解决当地中资企业的技术难题,试点开展3+1或2+2本科合作项目,共建线上宣传平台,建立联合工作委员会等工作机制。会后,张启鸿与Jason Fitzsimmons一起为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海外工程技术中心揭牌。该中心是我校在海外设立的第二个技术研发平台,同时也是首家中国大学在马来西亚美兰大学设立海外技术中心,将重点开展工程技术领域的联合科研、师生交流及人才培养工作。会前,代表团参观了美兰大学标志性教学科研设施并听取了学校未来五年发展规划汇报。我校此次出访受到印度尼西亚安塔拉通讯社、北京时间、今日头条、现代教育报等境内外媒体广泛报道。



在马来亚大学,副校长Prof.Ir. Dr. Ramesh Singh Kuldip Singh接待了代表团。马来亚大学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位居第60位,马来西亚排名第一,是马来西亚首屈一指的公立研究性综合大学。双方围绕科研工作开展举措、科研队伍建设、师生交流、AI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热烈交流。双方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同意围绕联合科研、教师交流、学生短期交流等开展相关合作。

在新加坡,代表团访问了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 Polytechnic)和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Institute of Technical Education),并受到两所学校的热情接待。
在南洋理工学院,副校长Loh Chuu Yi接待了代表团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做为新家坡五所国立理工学院之一,该校坚持“教学工厂”“综合科技环境”“经验积累与分享”“无界化校园”等办学理念和文化,培养复合型人才。张启鸿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和办学特色。 随后双方围绕教师培训、学生交流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双方同意马上开展学生层面的短期交流。会后代表团参观了该校媒体与设计系和工商管理系的教育教学实训场所,包括创意媒体与技术实验室、客户体验与分析中心、全渠道零售中心等。


在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新家坡工艺教育局总裁 Low Khah Gek接待了代表团。双方围绕学生访学、教师交流、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与培训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双方同意扩大学生访学的范围,确定今年暑期北京科技职业大学选派经管类、工程类、艺术类、航空类的学生前往该校开展学生交流,今年9月份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学生赴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开展实习与交流等合作。会后,在学校和企业代表的陪同下,代表团参观了该校汽车类、轨道类、设计与媒体类、航空类等实习实训场所。


此次出访,代表团在试点开展学生学历提升项目、促进境内外联合科研与技术转化、拓宽师生境外交流渠道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未来学校将落实好此次出访的各项成果,为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中资企业海外发展、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培养更多高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