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头条

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正文

学校校志正式出版

发布日期:2024-12-31

文章来源:学校党政办公室、支援合作办公室

分享:

国以史为鉴,校以史明志。校志是对学校创立、发展历程的真实记载,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022年,以迎接建校65周年为契机,学校党委研究决定开展《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志》编纂工作。2022年9月,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了《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校志编纂工作方案》,成立了校志编纂委员会,设置了校志编纂办公室,组建了校志编纂工作专班。2022年10月21日,学校党委召开校志工作启动会,提出以对历史负责、对学校负责的使命感完成好校志内容的梳理,实事求是地记录学校不断探索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发展的历程。


校志工作启动会.jpg

专班主要负责同志立刻开展调研筹划工作,走访调研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和部分老同志,学习借鉴兄弟院校校志编纂经验。研究形成了具体方案和目录框架。一是研究编制了《校志目录框架》,确定以2007年合并成立新的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为节点,分为第一册和第二册,并形成了两册目录框架;二是研究制订了《校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编纂工作机制、进度安排和各部门的编纂任务清单,为校志编纂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李跃老师与各部门沟通校志编纂情况.jpg

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是校志编纂的第一阶段。按照“全面、客观、真实、具体”的原则,根据资料形式和年代远近,校志第一册和第二册采取了不同的编纂方式。第一册(合并校篇1958—2007)采取集中人员编写的方法,由校志编纂专班工作小组以现有档案资料为基础,分别负责编写各合并校的内容。第二册(2007—2022)采取开放式自下而上的编写方法,专班工作小组分工牵头,指导学校各部门编写并完成基础稿,再提交专班工作小组统稿,专班工作小组从分工修改到集中统改,形成整体的篇幅、体例和格式,于2023年9月完成校志两册样书。10月12日,学校举行工匠馆启用暨校志及校友访谈录发布仪式,向建校 65 周年献礼。





2023年11月至2024年12月,是校志编纂的第二阶段。根据学校党委对校志样书的审阅意见,按照“补充、精减、凝练、完善”的原则,专班核心组成员携带样书再次走访北京地方志、北京教育年鉴的专家,联系学校退休老同志,征求对校志样书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由专班核心组统筹,在体例、结构、内容等方面,按照志书篇、章、节、目的编写要求,对两册志书进行规范性修改,于2024年2月完成,并送交出版社编辑审校。之后,专班核心组成员对送交稿反复审核数据、查证文献、精选照片、完善体系,与出版社反复审校稿件、优化内容。2024年12月,两册校志正式出版。


校志文稿修改.jpg

此次编纂出版的两册校志分别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志(合并校篇 1958—2007)》和《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志(2007—2022 )》,第一册记录2007 年合并之前各学校的办学历史,正文每章为一所学校的分志;第二册呈现2007 年合并为一校之后发展建设的历程。校志主体由概述、正文、大事记、附录、 表格索引等构成,以志为文体,两册校志体系完整、内容全面、资料详实。通过梳理60余年的发展历程,学校将积淀形成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总结凝练,书记、校长在序中提出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勇立潮头的进取精神、开放包容的融合精神、默默耕耘的奉献精神”作为学校的办学精神,作为弥足珍贵的精神成果。


正式出版校志二册.jpg

在学校校志编委会的主持下,所有参与校志编纂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克服年度跨度大,前期资料少,时间紧和经验不足等困难,为此付出了积极的努力,相关专家、老领导、老同志和校友给予了极大的帮助。特别是专班工作组,经验丰富的退休老同志主动担当,整体策划,新入职的年轻同志默默奉献,大家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工作,查阅大量资料,多方征询意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六十余年校志的编纂,填补了学校尚无校志的空白。

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一代代职教人前赴后继,展现了学校汇聚优势资源、勇创一流职教的融合发展之路和传承工匠精神、哺育职业英才的立德树人之路。学校党委将以校志出版为契机,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推动全校师生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向着首善标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技能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奋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