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历史可追溯至2010年7月,电信工程学院正式成立,属于学校二级学院。成立之时至2015年7月,在朝阳区将台路校区开展教学工作。2015年9月,整体搬迁调整至亦庄校区。为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电信工程学院于2023年6月8日转型成立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电子电信类、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中职教育发展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北京邮电工业学校,该校在将台路独立办学。电子信息类高职专业教育源于1999年,北京轻工职工大学(更名后)与北京一轻工业学校合并成立北京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北京市首批高职学院,设立了工程技术系,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成为全日制高职专业。2004年6月,北京邮电工业学校与北京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006年5月进行专业整合,学校IT类相关专业及教师统一到将台路校区开展教学。2007年,新电科院成立后,将台路校区为科技工程学院东区,负责电子技术系、电信技术系教学工作。

2010年7月,电信工程学院成立,由计算机技术系、电子技术系、通信技术系构成。电子信息类专业新生全部由电信工程学院管理,原机械工程学院五年制新生计算机应用专业、原艺术设计学院五年制新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也划转到电信工程学院。随着学校专业整合步伐不断推进,信息类专业教师陆续划归电信工程学院管理。2015年9月,学院自将台路校区迁入亦庄校区进行教学。

自学院成立以来,累计开设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广播电视网络工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等11个专业。截止到2024年,共有39个教学班,在校生近1400余名;教职工74名,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27人,博士研究生13人,双师型教师占比97%以上,北京市骨干教师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2007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评为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2011年通信技术专业评为北京市分级制改革专业;2016年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9年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评为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2018年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服务专业群入选第一批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十余年来,为社会输送了5000余名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招生咨询

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一街九号  

邮编:100176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职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