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数字马院读书会。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著作的广泛传播,引导青年学子读马列、学马列、用马列,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现实路径。
学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同时兼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办公室副主任的袁方,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辉老师作为嘉宾参与此次活动。同时还有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刘鑫维、于跃和经济管理学院邱可欣同学共同参与。

活动特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一书的作者张神根老师作为主讲嘉宾。张神根是历史学博士、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曾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信息资料馆馆长、第四研究部主任兼《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主编。

在读书会中,张神根结合自身学术研究体悟,系统解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渊源、核心内涵与时代要求。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宏愿,其历史逻辑贯穿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并在新时代展现出引领全球现代化探索的独特价值。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李萌担任主持人。他指出,本书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现代化新道路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动体现。
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声情并茂地诵读书中经典片段共同感受文本中蕴含的理论智慧与实践启迪。面对同学们的踊跃提问。张神根逐一解答,从选题灵感、主题演进逻辑到谋篇布局的考虑展开深入剖析。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学术命题,更是时代课题,其现实基础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现代化实践的创新性突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集中体现。

袁方在发言中表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一书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深度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职教学子要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之中,坚定技能报国信念,把小我融入大国。
活动最后,李萌总结指出,读书会不仅是学术交流的载体,更是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课堂。他号召青年学子以本书为起点,持续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学思践悟中担当时代使命。
最后张神根为全体师生签名赠书并合影留念,读书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深度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对推动产业升级与社会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院校的学生未来将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线,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力量。作为职业院校的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这本书中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对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坚定技能报国信念,提升学习动力,将自己的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