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党支部在426会议室召开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 分享会’”,会议由生物技术系党支部书记杨军主持,生物技术系全体党员教师参会。

会上,杨军带领大家学习了三个主题:“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和“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在一起”。通过此次学习,党员教师感悟颇多,争先就“课程思政”分享了自己的体会。

李晔老师谈到,专业课程中思政建设的推进,意味着专业课的教学不仅包括学科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学科素养目标,还肩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帮助学生学思践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也使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通过深度挖掘提炼基因工程课程中思想价值和思想内涵,明确了本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和总体设计思路。基因操作技术课以“立足专业学科特色,设计思政教学路径”“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无痕融合思政元素”作为课程思政设计的两大理念,深入挖掘课程中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课程思政”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
王翠翠老师说到,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实践与思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层面需要做到三项基本功,即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教育者先受教育。作为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反思、研究,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范海涛老师结合自身授课经验讲到,《生物药物分析》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药品质量控制能力,该能力是学生就业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用工具。为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本课程在各个项目教学中,不仅设计合适的教学项目,还积极引入案例教学,使学生在技能操作上、思想意识中得到学习和提高,在真实案例中使学生掌握质量检验等技能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本课程在教学中提炼并设计了“齐二药事件”“鱼腥草事件”“我参与药典编纂的那些事儿”“栓剂与巧克力”等课程思政金点子,让学生深刻理解药物分析的工作内容以及了解其对医药企业和产品的重要意义。
生物技术系党支部各位老师畅所欲言,纷纷表示从这次“读书班 分享会”中收获诸多,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