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周刊】艺术设计学院胡明强:心性与意境神遇 生活与梦境辉映

发布时间: 2022年07月08日 文章来源:

近日,《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刊登我校艺术设计学院胡明强副教授署名文章。文章中,胡明强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艺术创作经历,分享了艺术生涯的人生感悟和艺术追求的心路历程。全文如下:

胡明强:心性与意境神遇 生活与梦境辉映

上大学的时候,不知为何总是觉得莫名的彷徨、茫然、压抑,想要反抗却不知道要反抗什么,想要躲藏却不知道去哪里躲藏,看到高楼也想象着把它踢倒。所以写诗、画画暂时宣泄情感,周末常一个人跑到济南千佛山南边的山谷里呆着,感觉这样才暂时找到自己,才有安全感。

大学三年级一个秋天的下午,又在图书馆看书,无意间从书架拿起老子《道德经》,翻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做,吾以观复”时,全身如冷水浇背、汗毛直竖,被深深地触动。感受到老子描述的道,那种天荒地老的寂静和永恒。于是,借回去反复品读。放寒假回老家,等到深夜,家人都睡了,我关了灯,开着屋门,月光如流水般照进来。冲杯茶,坐下来,听着似有似无的风声,对着澄明的夜空,心里静静地品玩《道德经》里的句子,咀嚼着里面的苍凉和孤独。后来,又读《庄子》《淮南子》。感动于“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寂静,似乎找到心灵的归宿。现在想来尚觉感慨,因为那与年龄不相称的孤独感吧?可在当时却是异常的真实和强烈。

在杭州读硕士时,有感于“风吹幡动”的意境,找来禅宗六祖《坛经》来读。可能因为当时心渐渐乱起来的原因,没能读进去,也就没有太大受益。

如此辗转,在世事中沉浮,在生活中迷乱。

绘画艺术风格最终源于文化最深处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它既是作者人格的映射,也是作者对这个世界认识角度和认识高度的自然流露。


胡明强·《远方的回忆》·120cm×120cm·彩墨纸本·2022年



所以说,如果不能在一幅画里体现画者的感情和思想,人与照相机就没有什么区别。这感情不是肤浅的情绪化宣泄,而是人性深处“澄怀观道”的内在永恒,是文化沉积的文化人格。

艺术,是道的诗性显现。艺术创作是靠近真我的过程,感悟道、提炼道、表现道,是探寻至真、至善、至美的世界。

至今仍记得,第一次看到倪瓒和八大山人的作品时,心灵被震撼的情景。画里那无边无际的寂静和孤独淹没了我,那里有横亘古今的永恒。可以把我的心放在里面,永不被打扰。

在法国尼斯夏加尔博物馆,第一次看到大量夏加尔的作品原作时,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被绘画作品感动的流泪。感动人的,不是作品的色彩,也不是形式,而是作品中悲天悯人的情怀。站在他的作品前,就像被慈爱、安慰、温情的光包围着,那是多么让人慰藉的精神享受啊。这是从天堂里照射出来的光,在这个光里,忘了技巧、忘了我的存在。


胡明强·《月下探花》·120cm×120cm·彩墨纸本·2021年



我希望的世界:“寂静而温暖,神秘而光明。”

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寂静的理解深度是不一样的。

城市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上,是深不可测的夜空寂静地俯视着大地。

在楼下的小区散步,看到“幽树晚多花”,有“明月来相照”。在家旁边的凉水河森林公园里漫步,常常感受到“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意境。

人迹罕至的深山里有美,繁华热闹的城市里也有美,因为美藏在你的心里。美就是感动,只有真诚寂静的心才能遇到它。

正所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文/胡明强)


艺术家简历:

胡明强,1977年生,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文旅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现代水墨研究中心研究员。



版权所有: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一街9号

邮编:100176

京ICP备140539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30102010493

不良信息举报:wzjd@bpi.edu.cn

官方微信

企业微信

信息平台 邮件系统 图书馆 人才招聘 教务系统 书记/院长信箱 办事服务

【民生周刊】艺术设计学院胡明强:心性与意境神遇 生活与梦境辉映

发布时间: 2022年07月08日文章来源:

近日,《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刊登我校艺术设计学院胡明强副教授署名文章。文章中,胡明强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艺术创作经历,分享了艺术生涯的人生感悟和艺术追求的心路历程。全文如下:

胡明强:心性与意境神遇 生活与梦境辉映

上大学的时候,不知为何总是觉得莫名的彷徨、茫然、压抑,想要反抗却不知道要反抗什么,想要躲藏却不知道去哪里躲藏,看到高楼也想象着把它踢倒。所以写诗、画画暂时宣泄情感,周末常一个人跑到济南千佛山南边的山谷里呆着,感觉这样才暂时找到自己,才有安全感。

大学三年级一个秋天的下午,又在图书馆看书,无意间从书架拿起老子《道德经》,翻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做,吾以观复”时,全身如冷水浇背、汗毛直竖,被深深地触动。感受到老子描述的道,那种天荒地老的寂静和永恒。于是,借回去反复品读。放寒假回老家,等到深夜,家人都睡了,我关了灯,开着屋门,月光如流水般照进来。冲杯茶,坐下来,听着似有似无的风声,对着澄明的夜空,心里静静地品玩《道德经》里的句子,咀嚼着里面的苍凉和孤独。后来,又读《庄子》《淮南子》。感动于“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寂静,似乎找到心灵的归宿。现在想来尚觉感慨,因为那与年龄不相称的孤独感吧?可在当时却是异常的真实和强烈。

在杭州读硕士时,有感于“风吹幡动”的意境,找来禅宗六祖《坛经》来读。可能因为当时心渐渐乱起来的原因,没能读进去,也就没有太大受益。

如此辗转,在世事中沉浮,在生活中迷乱。

绘画艺术风格最终源于文化最深处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它既是作者人格的映射,也是作者对这个世界认识角度和认识高度的自然流露。


胡明强·《远方的回忆》·120cm×120cm·彩墨纸本·2022年



所以说,如果不能在一幅画里体现画者的感情和思想,人与照相机就没有什么区别。这感情不是肤浅的情绪化宣泄,而是人性深处“澄怀观道”的内在永恒,是文化沉积的文化人格。

艺术,是道的诗性显现。艺术创作是靠近真我的过程,感悟道、提炼道、表现道,是探寻至真、至善、至美的世界。

至今仍记得,第一次看到倪瓒和八大山人的作品时,心灵被震撼的情景。画里那无边无际的寂静和孤独淹没了我,那里有横亘古今的永恒。可以把我的心放在里面,永不被打扰。

在法国尼斯夏加尔博物馆,第一次看到大量夏加尔的作品原作时,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被绘画作品感动的流泪。感动人的,不是作品的色彩,也不是形式,而是作品中悲天悯人的情怀。站在他的作品前,就像被慈爱、安慰、温情的光包围着,那是多么让人慰藉的精神享受啊。这是从天堂里照射出来的光,在这个光里,忘了技巧、忘了我的存在。


胡明强·《月下探花》·120cm×120cm·彩墨纸本·2021年



我希望的世界:“寂静而温暖,神秘而光明。”

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寂静的理解深度是不一样的。

城市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上,是深不可测的夜空寂静地俯视着大地。

在楼下的小区散步,看到“幽树晚多花”,有“明月来相照”。在家旁边的凉水河森林公园里漫步,常常感受到“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意境。

人迹罕至的深山里有美,繁华热闹的城市里也有美,因为美藏在你的心里。美就是感动,只有真诚寂静的心才能遇到它。

正所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文/胡明强)


艺术家简历:

胡明强,1977年生,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文旅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现代水墨研究中心研究员。

链接



官方微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一街9号

邮编:100176

京ICP备050394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1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