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海外办学

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海外办学 -> 正文

【北京亦庄】【关注】从北京亦庄到突尼斯城,跨越八千多公里共建职业教育技能驿站

发布日期:2023-10-17

文章来源:党委宣传部

分享:

2023年10月16日,北京亦庄公众号报道了我校服务“一带一路”,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自由大学牵手,共同打造海外技术技能培训基地(突尼斯)的内容,以下是报道全文:


内引外送,打通中非职教合作新途径

早在2021年,北电科就与突尼斯自由大学开展合作,探索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道路,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更多人才。

“位于地中海南岸的突尼斯是最早和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之一,中突两国是传统友好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突经贸合作在中非、中阿合作论坛等机制作用下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有鉴于此,学校与当地学校开展深度职业教育合作交流。”北电科相关负责人马峻告诉小亦,2021年底,电科院与突尼斯自由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打造了学校第一个海外技术技能培训基地。其间,北电科发挥学校地处北京的区位优势,通过引入留学生、输出课程标准与技术服务这一“内引外送”的方式,打造教育交流、技术交流与人文交流的平台,扩大学校国际影响,探索中非职教合作的新途径,树立了中国职业教育的良好国际形象。

同行共育,实现基地高质量建设

海内海外共育,线上线下同行,文化技能并重。在建设过程中,双方突破传统,创立了“两国学籍注册、两国教师结对、线上线下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服务突尼斯当地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海外合作办学新形态,进一步实现了基地高质量建设。

“在该模式中,我们依托自由大学在突尼斯招收学生,录取后在中、突两国同时注册学籍,学生前两年在突尼斯学习当地大学的专业课程,第三年可根据不同专业课程要求,自愿选择来到北电科进行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据马峻介绍,为做好教学工作,北电科各专业的二级学院前期与自由大学相关学院积极对接,详细了解学生情况,合理制定课程标准,分别组建了专门的留学生教学团队,由英语能力强、专业素质好的教师担任授课任务。2022年4月13日,基地2022年春季开学典礼在线上隆重举行;今年6月,北电科访问突尼斯自由大学,双方规划了未来的合作细节,签署了学分互换协议,并为学校海外技术技能基地挂牌;9月,当地学生于线上开始新学年课程学习。当他们完成所有课程,且在考核合格后,将获得中突双方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据统计,截至目前,基地累计吸引三批共400余名突尼斯学生报名,最终300余名学生先后入学,首批学生为179人。

打造课程体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在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北电科教学团队的水平和教学质量受到自由大学师生和突尼斯教育部的高度认可,“他们为以北电科为代表的中国职业教育水平感到吃惊,并表示愿意继续推动与中国的职教合作,加强与北电科的师生交流。”马峻说,基地的成功搭建,让更多的海外青年人有机会来中国近距离观察中国的发展,体验中国的职业教育,展现中国职业教育所蕴含的工匠精神,进而培养大批“知华、友华”的海外青年。值得一提的是,北电科还将学校精品的对外汉语课程和双语专业课程输出至海外,打造“中文+职业技能”的课程体系,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支柱产业,培养所在国急须的技术技能人才,助力所在国职业教育发展和企业员工培训。

今年,“海外技术技能基地(突尼斯)”建设成果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职业教育大会上入选为“共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合作成果”优秀案例,学校也被大会组委会评选为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典型院校。

基地的成功打造是经开区高校服务“一带一路”的生动缩影,除此以外,北电科还参与中联部丝路工坊平台首期“行走丝路”与“赋能丝路”活动;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获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开展涉外培训800余人次;积极搭建师生国际交流与提升平台,派出100余名教师参与线上线下国际交流与培训,派出150余名学生赴境外进行专业学习和文化交流……采访最后,马峻表示,未来,北电科将继续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外合作交流优势,做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工作,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


【北京亦庄】【关注】从北京亦庄到突尼斯城,跨越八千多公里共建职业教育技能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