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亦城时报报道了我校举办“‘京城之脊’北京中轴线人文主题美育浸润作品展”的内容,以下是全文: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于晓玲)日前,在北京中轴线成功申遗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北京科技职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与图书馆联合举办的“‘京城之脊’北京中轴线人文主题美育浸润作品展”启幕。展览以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以艺术为媒,集中展示以学生与珍贵历史影像“对话”为主题的艺术创作,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百年的文化盛宴,生动诠释了中轴线在历史传承与创新表达中的永恒魅力,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
本次活动由该校艺术设计学院美育教学团队的李珂、陈淑姣、胡明强、白晓炜、崔碧君,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筹备,前期以黄华三、高毅教授团队绘制的界画《京城之脊》为范本探索开展课程实践教学。创作实践中,团队成员系统梳理了北京中轴线文化与遗产价值,在美育课堂上,把历经六百年沉淀的“中轴线建筑智慧”,巧妙转化为学生易于感知的美学语言,带领学生们深入调研中轴线的历史文化背景,并通过创意绘画、非遗玻璃彩绘、剪纸艺术、传统营造技艺、数字文创等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将同学们对北京中轴线遗产的独特理解与创新表达,通过“兔爷带你游北京中轴线”等作品具象化展现。最终,通过展览的形式展出实践成果,形成了教学与展览相结合的浸润式育人模式。
“以学促创、以创践学”的模式,使同学们沉浸式感受到中轴线艺术之美、文化之美,也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和理解了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内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养与职业技能,更让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扎根年轻一代心中。“因为《大学美育》这门课程,让我第一次知道‘界画’这种艺术形式,课程实践中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融合传统文化与艺术创作的奇妙之旅,我还在课上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幅美术作品并在这里展出,这门课程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来自航空工程学院的学生冯睿楷在自己作品的展位前说道。
本次展览的美育浸润作品由各二级学院的学生创作,而北京中轴线老照片展则由图书馆与ARTLIB艺术鉴赏库共同呈现。老照片展区,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北京中轴线老照片如同历史的切片,记录了城市肌理在岁月中的斑驳与变迁,每一处褪色的影像都凝固着一段鲜活的往昔;美育作品展区,学生们用非遗剪纸复刻景山亭台,以营造法式模型再现太庙结构,通过数字文创以交互技术解构天坛的几何奥秘,以青春活力的笔触与视角,赋予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全新表达。主策展人、艺术设计学院艺术教学部主任李珂介绍:“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二层开放式的空间优势,参照中轴线美学理念,在展区正中悬挂高毅教授向该校赠送的等比例微喷复制的《京城之脊》卷轴版作品,两侧则分别展示了学生们以此作品为范本创作的两幅创意长幅画卷,意在表达传承与创新的课程理念。”
展览开幕当天,该校特邀来自《京城之脊》主创团队之一的高毅教授为师生开展了《中轴之美 文脉延绵——界画〈京城之脊〉创作谈》专题讲座,为大家生动解读了中轴线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教授全程指导了作品的创作并评价道:“《京城之脊》在视野的宏阔度上做到了‘致广大’,在每一座建筑的细节刻画、描绘上做到了‘尽精微’,给人以古都文化、首都文化、中国文化的浩然正气与典雅气象,同时又让人能够从建筑中读到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在各学院巡回展出持续开放至6月30日,感兴趣的读者可至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图书馆二层大厅参观,共赴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光影与笔墨间探寻中轴线的不朽风华。
【亦城时报】“京城之脊”作品展传承中轴线文化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