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媒体聚焦

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首都教育】起猛了,机器人“跑”进校园!

发布日期:2025-05-12

文章来源:党委宣传部

分享:

2025年5月10日,首都教育公众号报道了我校“0306小巨人”机器人参加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的内容,以下是全文:


从 AI 课堂到机器人嘉年华,从中小学的趣味实践到大学的科研探索……这些都是北京校园里机器人教育的生动缩影。

随着《“机器人+” 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和《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 年)》等政策的落地,机器人正以更多身份深度融入校园,成为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

2025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16台人形机器人能走会跳、能听会演,给全国人民留下深刻印象。新学期以来,这场科技的春风也陆续吹进了中小学。

春季开学典礼上,北京宏志中学隆重邀请清华AI研究院机器人团队带来开场表演,让学生们大呼精彩。

陈经纶中学保利分校也将智能机器人设备引入校园。在互动体验环节,技术人员通过现场演示与分组实操,引导学生亲手操控机器人完成任务。

顺义一中,宇树科技研发的人形机器人空降校园,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粉丝见面会”。

在工程师的指令下,身高127cm的机器人精准复刻人类动作——从标准深蹲到起立,从太空漫步到即兴起舞,多个关节360度的自由转动,向同学们展示着精密控制技术的突破。

到了互动环节,大家仔细倾听着工程师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知识的介绍,争相上前摸摸机器人的头、握握机器人的手,和这位“大明星”零距离接触。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第二十一中学联盟校则邀请了一位特殊"运动员”——曾参加亦庄机器人马拉松大赛的同款智能机器人走进校园。

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同学们不仅近距离观察了机器人灵巧的动作表现,还亲自体验了操控过程。与机器人对话、握手、行走等互动环节,让抽象的人工智能概念变得真实可感。

“让科技有温度,让教育有未来”。机器人正以 “智能学伴”“思政导师”等多重身份进入校园,成为教育教学的 “全场景合伙人”。

日前,北京景山学校京西实验学校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小伙伴”——智能机器狗。这只机器狗具备语音交互、动作表演以及智能避障功能,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科技体验。

在指导教师的操作下,机器狗展示了站立、倒立、后空翻等高难度动作,引得学生们发出阵阵惊叹。

据介绍,这只机器狗集成了4D超广角激光雷达、语音AI大模型和多种传感器,涉及机械工程、电子电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个学科,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跨学科学习研究的机会。

未来,它将作为学生们的“智能学伴”,参与到学校师生的教学活动中。学校还将陆续开展跨学科项目研究,让学生在操控机器狗的过程中学习物理、数学以及工程设计等相关知识和技术。

北京二中经开区学校通过大思政课和具身智能结合进行教学探索。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冠军“天工Ultra”机器人团队的加入,让课堂更有能量。

活动现场,不同学段的老师们共上一堂课——“亦马当先,智赢未来”,他们充分结合各自学段特点,将学生的疑惑放在首位,充分利用“亦马”社会时政热点和其中的事实、案例、素材,引领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认识社会。

如今,学校正在为学生搭建接触前沿科技的平台,拓宽科技视野。少年们则以赛事为起点,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加速成长。

今年4月19日,全球首次“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在北京开跑,近20支人形机器人在角逐中一展风采,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等高校的机器人。

清华通班队的机器人“夸父” 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其奔跑速度可超 7km/h,学生团队通过优化算法,实现了机器人的稳定奔跑,在复杂的赛道环境中展现出了良好的运动控制能力。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的团队在此次赛事中备受瞩目,他们精心研制的 “0306 小巨人” 机器人表现亮眼。这款身高75厘米、体重10公斤的萌系机器人,由该校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设计创新团队倾力打造。团队由7名教师和4名学生组成,师生跨学科协同合作,成功攻克多项技术难关。此次比赛不仅是“小巨人”的荣耀时刻,更彰显了学校产教融合、实践育人的显著成效。

五一假期,在北京举办的2025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吸引了全国73所高校233支队伍和264支中小学队伍参加。

其中,怀柔区教委组织选拔了25支队伍59名学生参加趣味穿越、骑兵巡线等3个项目比赛,取得4个冠军、3个亚军、1个季军。


【首都教育】起猛了,机器人“跑”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