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报道了我校与哈桑一世大学共庆“国际中文日”的内容,以下是全文:
为迎接2025年“国际中文日”,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携手摩洛哥哈桑一世大学于4月7日至4月20日间,以“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为主题,在哈桑一世大学校园内成功举办系列文化体验活动。此次活动依托两校共建的中文学习测试中心,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形式,融合汉字溯源、节气文化、艺术共创等多元内容,为摩洛哥师生呈现了一场跨越语言与地域的中华文化盛宴。
翰墨传情:书法体验与汉字溯源
活动以“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拉开序幕。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基础教育学院张玉双老师通过中英双语讲解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历程,带领学生探索“日”“月”等汉字的象形智慧。随后,哈桑一世大学学生执笔挥毫,临摹汉字,一幅幅墨香四溢的作品成为中摩文化对话的见证。“这是我第一次体验书法,我觉得汉字不仅是符号,更是文明的密码,”参与活动的摩洛哥学生DIARRA BOUBACAR感叹道。

舞动春风:民俗互动点燃文化热情
活动期间,哈桑一世师生体验了中国传统扇子舞,并学习歌曲《上春山》,学生迅速融入节奏,边演唱边跟随旋律进行课桌舞。踢毽子环节更是热闹非凡,学生们在“踢、拐、盘”的动作中感受中国民间体育的趣味。“没想到小小的羽毛能带来这么多欢乐!”哈桑一世大学学生Amamou Hamza兴奋地说。

纸上生花:非遗剪纸连接中摩创意
中国剪纸艺术工作坊吸引了大批艺术爱好者。教师现场演示“福”字吉祥图案的剪刻技法,学生们巧手翻飞,将谷雨节气的雨滴、牡丹融入剪纸创作,并创新性地结合当地传统纹样,剪出融合中非文化元素的独特作品。

云端共话:24节气讲座与茶润春色
谷雨时节有饮茶的习俗,两校师生展开了一场跨越亚非的云端对话。来自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的学生们远程演示谷雨茶冲泡技艺,行云流水的动作和中英双语讲解令摩洛哥师生赞叹不已。哈桑一世大学的学生Serrakh Nohaila拿着精致的茶具表示:“中国茶道让我们感受到‘润物无声’的东方哲学,这与我们摩洛哥以自然、温和的方式进行情感传递的做法不谋而合。”

走春绘卷:校园漫步与跨国艺术共创
两校师生在哈桑一世大学副校长Abderraouf Hilali、商管学院院长Rachid Oumlil以及《今日中国》摩洛哥读者俱乐部主席Fouad Larhzizer等教师带领下,漫步哈桑一世大学春日校园,实地体验中国“踏青”习俗。活动中师生识读了24节气卡片、参加了24节气转盘挑战赛,并且共同绘制了一幅长达5米的24节气长画卷,中国青花瓷的“天青色”与摩洛哥舍夫沙万“蓝色”交织晕染,梯田、茶树与椰枣树、几何纹样共绘文明交融。

以语言为媒,架文明之桥
此次“国际中文日”系列活动是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与哈桑一世大学深化合作的成果。活动不仅通过书法、茶艺、剪纸等“可触摸的文化”拉近中摩距离,更以云端技术打破时空壁垒,让文化对话在虚拟与现实间自由流淌。

未来,两校将以中文学习测试中心为平台,为中文学习者打造更多元、包容的交流空间,让“穿越时空的礼物”持续传递文明互鉴的温度。
【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网站】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与哈桑一世大学共庆“国际中文日”——“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系列活动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