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媒体聚焦

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亦城时报】“我心目中的英雄”征文-奥运英雄刘长春

发布日期:2021-09-29

文章来源:

分享:

  1932年,美国洛杉矶举办了第10届奥运会。开幕仪式中,中国代表团入场,整支队伍只有6人。其中运动员仅1人,走在最前方执旗的那名运动员叫刘长春,辽宁省大连人,是我国的“奥运第一人”。

  他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刘长春,1909年生于大连市甘井子区,打小就活泼好动的他,很早就展现了自己的运动天赋。13岁那年,在一次田径赛中,没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他跑出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平,以巨大优势夺冠。这次比赛让他一鸣惊人,英雄出少年啊。

  几年后,刘长春被推荐去了东北大学的体育预科班,专攻田径。在大学中,有了专业的指导和训练设备,刘长春可谓如鱼得水,迅速提升了自己的竞技水平。

  那时,不少有识之士都怀揣憧憬:让刘长春代表中国参加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可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沈阳沦陷,张学良紧急将东北大学迁往北平。之后,洛杉矶奥组委的邀请被国民政府以“时间仓促、准备不足”为由婉拒。但是日本人却找到了刘长春,请他代表“满洲国”参加奥运会。日本人的算盘是,借这场国际赛事,让世界上的人都承认伪满洲国。对此,刘长春发出声明:“苟余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做马牛!”

  被逼得骑虎难下的国民政府,只得重新整合资源,备战奥运。刘长春代表中国出征,前往洛杉矶。他孑然一身,远渡重洋。当时的中国正面临内忧外患,民众惶恐不安,在别的国家眼里,就是腐朽、孱弱、落后、愚昧、贫困的象征。整个中华大地,都急需一场世界级的胜利,一雪前耻,扬眉吐气,壮我华夏民族之士气,刘长春此行任重而道远。

  从上海到洛杉矶,船行海上,颠簸不断。原计划15天的航程,因为遇到风暴,走了21天,出行的仓促和晕船反应让刘长春失去了宝贵的备战时间。其他国家的运动员早已开始休整、集训、排兵布阵。他内心压力极大,只能趁人少时,在甲板上做一些简单的训练动作。

  终于到了比赛日,刘长春身着白上衣、黑短裤出现在赛道——他管这身叫“白山黑水”,用以提醒人们东北的沦陷。他的身边都是异国脸孔,没有同胞,更没有同盟军。发令枪响,他像箭一样冲出去,但由于舟车劳顿,跑到后期体力出了问题,无缘决赛。

  多年后,洛杉矶又举办了一届奥运会。同样的洛杉矶,同样的奥运赛场,却有了不一样的结局。中国射击选手许海峰获得男子自选手枪冠军,这是中国在奥运历史上取得的第一枚金牌,实现了“零”的突破。

  而在今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华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中国共获得了38枚金牌、32枚银牌、18枚铜牌,一共获得了88枚奖牌,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孤独的英雄远去了,但他征战过的赛场,如今不再凄凉;他未完待续的梦想,今天已有无数人帮他实现了。

  奥运如果有凯歌,请留一首,给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

  (机电工程学院17级贯通建筑1班 周世然)

【亦城时报】奥运英雄刘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