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艺术设计学院以“巧手生花·簪美芳华”为主题,举办非遗簪花头饰手工体验活动。本次活动聚焦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旨在通过实践体验推动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同时深化美育教育,让教职工在指尖艺术中深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之美。

活动伊始,非遗传承人胡老师为参与活动的教职工详细梳理了簪花的演变脉络。从古代宫廷的奢华头饰到民间的日常佩戴,簪花的形态与风格经历了千年的变迁,却始终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胡老师结合泉州簪花的独特风格,深入解读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意趣与象征意义。泉州簪花以其精湛的工艺、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造型,展现了中华民族对美的极致追求,也见证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现场还精心布置了传统簪花实物及现代创新设计作品的展示区。一件件精美的簪花作品,既有传统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如将簪花与头饰、日常配饰相结合的创新作品,彰显了非遗技艺在当代的蓬勃生命力。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激发了教职工对传统手工艺的浓厚兴趣和创新灵感。
在实践环节中,参与活动的教职工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簪花制作中。在胡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大家不仅学习了传统技法,还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进行大胆创新。有的教职工巧妙运用渐变色彩,打造出富有层次感的簪花;有的则将干花与现代配件相结合,赋予簪花简约时尚的风格。在制作过程中,大家沉浸于手工艺术的魅力之中,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与专注,仿佛忘却了日常工作的忙碌与压力。
活动最后,老师们纷纷佩戴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簪花头饰,一起合影留念。传统美学与青春活力交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定格了这一难忘的时刻。参与活动的老师们纷纷表示:”制作过程中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专注,仿佛与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手工制作的沉浸式体验不仅为大家提供了减压空间,更让大家深刻体会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艺术设计学院通过此次工会活动,让簪花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教职工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更多人的关注与参与,此次活动的举办也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