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生物工程学院为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举办了科技创新工作室工作展示汇报会,10个科技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或成员代表,向师生展示了各工作室建设情况。学院领导班子、各科技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全体教职工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学院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新路径。
会议伊始,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陈亮就学院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室建设的背景、意义、要求等进行了说明,并重点指出科技创新工作室是学院推动教学改革、科研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是落实有组织科研、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学院共成立了11个科技创新工作室。
作为科技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之一,陈亮以《AI驱动生物活性分子高效表达与产品创制技术工作室》为题,展示了他所负责的工作室的建设情况。他对“AI驱动生物活性分子高效表达与产品创制技术工作室”成立目的、主要研究方向、重点领域、关键能力、人员构成、特色与优势、工作规划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出“智启生命密码、赋能科研未来”的工作室使命。
随后,9个科技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或代表——孙娜老师、费文婷老师、陈思老师、金丽华老师、闫征老师、吴娱老师、于海龙老师、胡浩老师和赵新颖老师依次登台,分别围绕科技创新工作室的研究方向、重点领域、人员构成、特色优势、工作规划等进行了展示汇报,展现了各科技创新工作室以行业、产业或思政育人迫切需求为导向,以团队和平台为支撑,在技术攻关、社会服务与思政育人上的多维突破探索和创新思路。
学院中试基地蔡军老师详细介绍了食品类原料(成分)国际认证和国内许可申报、化妆品新原料申报和动物饲料新原料(新添加剂)申报程序等情况,以及学院对科技创新工作室予以支持的外部资源。
学院党总支书记齐友明作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各科技创新工作室的建设成效和对未来发展的定向,以及科技创新工作室建设对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意义。齐友明就党建引领科技创新、科研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立足产业需求凝练工作室特色、产教融合促进各方资源协同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明确要求。要持续关注职业教育改革,以科技创新工作室作为技术研发阵地,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劲头,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书写学院职业本科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