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日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向航天战线全体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并向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在回信中说,读了来信,我想起了9年前在你们那里同青年科研人员交流的情景。9年来,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中国航天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梁、担重任,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习近平总书记给航天青年的重要回信在汽车工程学院学子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嘱托,凝聚力量,团结奋斗,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立足岗位建功,激发创造热情,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20汽修士官1班钱景恩:航天精神是一种崇高的爱国精神,航天人员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为了实现国家利益,个人可以随时牺牲一切;航天精神是一种高尚的敬业精神,航天人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公关”,他们精于业务,善于钻研,乐于吃苦,勇于创新;航天精神是一种质朴的为民情怀,航天人员“特别能奉献”,他们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付出青春与热血,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镌刻在星辰大海。身为一名大学生,我要认真学习航天人员的爱国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学习航天人员的敬业精神,敬业乐群,忠于职守,事思敬、执事敬、修己以敬;学习航天人员的为民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8贯通轨道1班 董思颖:读了习近平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的回信,习近平总书记激励和鼓舞着在工作岗位上的青年。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从“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到探测引力波信号的“太极一号”在轨测试成功;从“天河三号”超级计算机实现满负荷运行,到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实现“毫米级”精度对接,建功立业的接力棒交到了新一代青年的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青年团队的回信中,提到要能更好肩负起党赋予的光荣职责。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8贯通轨道2班 陈嘉怡:“9年来,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中国航天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梁、担重任,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这是习近平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的回信的部分内容。我认为航天精神不仅是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更是一种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当代青年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化爱国之情为报国之行,今天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我们没有经历过苦难。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航天精神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有了这种精神作支撑,我们的民族才能自立自强,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进步,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的航天精神。
20汽修士官2班 张书齐:在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的回信后,我感触颇深。其中“9年来,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中国航天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梁、担重任,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习总书记的这一段话对航天青年给予了深度赞扬。坚持战胜困难、艰苦奋斗是中行航天精神的深度体现,我们要深刻体会并弘扬伟大的航天精神。舞台已经铺就,精彩的演出需要我辈共同努力,无论在哪一岗位,在哪一方面,唯有奋斗,唯有进取,勇挑大梁,才能不负重托,不负人民,用自己的不懈努力为祖国强盛献礼!
20新能源 李新海:中国航天精神始终坚持战胜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使我国各类神州飞船平稳升空,其”航天人“的艰苦奋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和成为全国人民的榜样,以及对我们当代青年的时刻勉励。航天科学的严谨、精确,一直贯彻着我们当代青年在学习和工作上的优良作风,始终以高标准、高要求时刻要求自己,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把这些优良品质和丰富的科研知识学习透彻,肩负起当代青年的重大使命,心系祖国,科技报国,为实现中华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21汽修士官1班 尚晨曦:航天精神启示我们青年大学生要有默默进取、无私奉献、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气壮山河的飞天图景是一代代航天英才接力绘就的,是由他们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奉献的韧劲铸造的。建设美丽中国同样是利国利民作为士官生,我们生逢盛世,必不负盛世。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泽被后世的大事,既需要我们这代人艰辛付出,也需要下一代人的巩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