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寒假期间,基础教育学院2109班积极响应学校团委关于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寒假实践活动的号召,由冯欣宇,赵明悦,李弘禹三名同学组建实践团队,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走访调研、采访宣传等方式开展实践活动,走进社区,以职校学生的视角体悟敬业、专注、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工匠精神,深入理解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走进社区,探寻工匠精神
团队成员设计调查问卷,对丰台区和义东里社区的居民进行了有关工匠精神的调研,了解成年人视角下对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理解。调研结束后,赵明悦深有感触地说:“调研问卷从设计、分发、收回到统计的全过程让我认识到调研工作的不易,也给了我认识社会、了解社情的机会,增强了我的沟通技巧和能力,这使我更加坚定了对贯通项目的选择,更加认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了我持久学习的动力。”

深入社区,寻找身边的匠人
团队成员对丰台区和义东里社区便民修鞋匠人王师傅进行深度访谈,并在他的修鞋铺进行了“工匠半日体验”。
一个极具年代感的木制工具箱,一架老式修鞋机,承载着王师傅37载匠人的经历。王师傅是家传修鞋手艺人的第三代,从1986年的路边小摊到今天的社区店铺,寒来暑往,他坚持准时出摊,服务好每一位客人。
访谈过程中,王师傅带着团队成员参观了他的工作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王师傅的工作间乱中有序,工作间里不仅保留了37年前的陪着他走街串巷的传统修鞋工具,还有现代化修鞋、改鞋、清洁鞋子的大型机械。他抚摸着他的修鞋箱,眼中含着泪花,坚定地说:“不能让手工修鞋的技艺失传!”

疫情期间客流量少,王师傅的店铺也开到晚上十点。他说:“时代发展太快了,现代鞋子的材料之丰富,样式之多样,给我提供了很多钻研的思路,没有客人的时候我就自己钻研手工和机械联合修鞋技术,让服务更加贴近时代的需求。”团队成员被他对职业的坚守、对工艺的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精神所感动。队员冯欣宇说:“坚守是对职业的忠诚,是对传承的尊重,王师傅在奉献小我中坚守初心,在坚守和传承中不忘创新,这正是要寻找的新时代匠心,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