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5月1日起,新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新职业教育法的出台在我校干部师生中引发了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新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为全国职教战线点亮了“指路灯”,吃下了“定心丸”,一定能够助力职业教育进一步“香起来”“热起来”。适逢全国第八个职业教育活动周(5月8日-14日)到来之际,我们特此连载报道,分享广大干部师生学习新职业教育法的心得体会。
党委组织部部长袁方: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恰逢其时,符合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的需求,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体现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新职业教育法进一步强化了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对公办职业学校规定实行中国共产党职业学校基层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职业学校基层党组织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全面领导学校工作,着力把党的领导落实为制度规范。这一点对公办高职院校来说十分重要,能否办好高职学院,方向问题是第一位的,这关系到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高校社会主义性质的本质要求,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根本保证。
科技处处长、产城教(校企合作)办公室主任冯志新: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迅猛发展,我们愈加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离不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成为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新《职业教育法》,在总则中强调职业教育要实行“校企合作”,以“产教融合”一词取代了原法中的“产教结合”,进一步明确了诸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具体举措。我校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起步较早,成效明显,但也面临着“产教融而不合、校企合作不深不实”,以及各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不平衡、差距悬殊的现象。产城教(校企合作)办公室作为学校全面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专责部门,我们将以此次新《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为契机,切实提升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新法的学习并积极向企业界广泛宣传,全面梳理学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学校、学院、专业层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涵、职责和措施,建立起系统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机制,持续推进久久为功,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办学、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
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夏新生:在招生方面,新《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支持高等职业学校和实施职业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更多的职业学校毕业生,这一举措可以直接推进职教招生制度改革,必将对职业院校生源质量数量提升起到极大推动作用。在就业创业方面,新修职教法突出就业导向,明确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保障毕业生就业权益,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设置妨碍职业学校毕业生平等就业、公平竞争的报考、录用、聘用条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为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供了法律保障。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陈小荣: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聚焦职业教育长期发展过程中如社会地位、学生发展、体制机制等诸多热点痛点问题,结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将实践成果上升为法律规范,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新职教法的实施,非常令人振奋。当前和今后很长时间要加强对职业教育法的深入学习,不断加深理解,结合学校学院实际,研判机电专业群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在“提质培优”、“建高升本”过程中,精准对接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借助新职教法的政策东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高水平的“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戚瑞双:新《职业教育法》的正式实施,对职业教育领域来说,是明媚的阳光,是解渴的及时雨,作为一名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工作23年的“老战士”,非常激动,备受鼓舞。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由108万增长到145万;2018年,2017届高职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达92.1%,首次超过本科;2019年教育部批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这些都表明职业教育办出了加速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次新《职业教育法》的实施,为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功能、办学体制机制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后续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指引。经济管理学院将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紧密结合首都战略定位以及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发挥学院办学优势,突出就业和创业教育特色,进一步深化与久其集团、京东集团、中联集团等企业的合作,扩大社会培训规模,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财经商贸类技术技能人才。
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殷文娟:新职教法依据宪法、立足“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需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政策、举措、实践成果上升为国家法律规范,明确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等“七个坚持”,明确国家职业教育范畴是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明确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并重,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不同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系列的法律规范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打通了职业教育升学的通道,激发了职业教育新的发展动能和创新活力。作为职教工作者,更进一步体会到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对未来充满信心。
基础教育学院副院长陈洪华: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对于深化全面依法治教,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新法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畅通了职业技能人才发展空间,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为莘莘学子技能报国,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提供坚强法制保障。新时代职业教育突出高质量要求,作为职教人,要深化立德树人,德技并修,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从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着手,打破课堂边界,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手段促进学生提升综合素质。要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向每一节课要质量,向校企合作、教学与科研等每一管理工作环节要质量,以高质量和有特色的育人实践彰显职教优势。
电信工程学院电子技术系党支部书记裴春梅:2022年5月1日新职业教育法的实施,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进入技能型社会,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职业教育迈上新台阶。新法给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举措: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电信工程学院要不断破解集成电路人才缺口难题,坚持走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面向经开区的产业需求,与企业合作共建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中试基地建设,共建共享公共实训基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培养高素质的集成电路技术技能人才,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潮中赓续前行、奋楫争先,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电信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系副主任郑长亮:从学生角度来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要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提出职业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的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这进一步扩展了的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空间。同时,对我们职业院校的一线教师来说,《职业教育法》的修订为我们增强了底气,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我们应顺势而为,锐意进取、主动抢抓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电信工程学院电子技术系教师王硕: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已于2022年5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起点。在学习了新职业教育法后,作为高职教师的我由衷的感到职业教育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法第一次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为职业教育扫除了社会地位和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充分为普职教育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职业教育在发展环境上与其他类型的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在外部因素中对与企业的合作有很强的依赖性,新法确立了对合作企业政策上扶植,充分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扭转了校企合作中”一头冷”“一头热“的局面,营造了良好的长远发展格局。随着新法进一步明晰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我坚信,所有的职教人都将不辱使命的向着这个目标前进,推动职业教育乘势而上,为国家输送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